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剛剛結束的這個周末,東京上野動物園人頭攢動。

2023年2月19日、星期天,是大熊貓香香在日本的最後一個「工作日」。2600名幸運中籤的觀眾陪伴她度過了這個頗具紀念意義的一天。

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上野動物園宣傳海報

香香生於2017年6月,如今已經年滿5歲。儘管她的父母旅居海外,在日本孕育了這個小生命,但她仍是毫無爭議的「中國籍」,所有權屬於中國。

按照中日之間原本的約定,香香原應在年滿2周歲後就回歸故里。然而先是日本「粉絲」們的依依不捨、後又遇上新冠疫情,她的歸期一再延後。只是再怎麼不舍,也終有一天需要離別。2月21日,已經「成年」的香香即將啟程返回中國,與故鄉的小夥伴們一道繁衍生息。

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香香其實並不是第一隻出生在日本的中國大熊貓,但她絕對堪稱近年來在日本人氣最高的「中國明星」。

她是東京上野動物園期盼了20多年,總算成功孕育、並健康撫養長大的小生命,2017年12月首次亮相就引來了40多倍的申請者抽籤參觀。到了如今依依惜別的時候,申請最後時段的中籤倍率甚至達到了70倍。

在上野動物園和周邊區域,大熊貓相關的紀念品商店生意興隆。曾有學者估算,「香香」為此間帶來了高達267億日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2月19日晚間,香香「最後一天與公眾見面」登上了日本共同社中文官網的首頁頭條,新聞分類是「日中關係」。

說起來,這隻旅居海外的小可愛的確為中日雙邊關係作出了極為獨特的貢獻。

2017年香香首次亮相的時候,一位日本記者把相關問題帶到了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現場。記者不太標準的英語發音鬧出了一個烏龍:發言人華春瑩誤以為日方詢問的是日本外務省官員「杉山」相關問題,先是嚴肅回答,隨後發現誤會,繼而恍然大笑。

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2017年,正值中日關係出現轉圜跡象卻仍不乏摩擦的微妙階段。遇到有關中日關係的問題,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難免精神緊繃。而大熊貓香香的降生與亮相、以及記者會現場這個充滿諧趣的插曲,因緣際會地給中日關係注入了一抹溫情的暖色。

2017年,華春瑩曾說:「希望香香能夠為增進中日人民之間的感情和友誼,為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發展發揮『小使者』的積極作用。」在接下來的5年時光里,香香出色地完成這些「任務」,在日本民間「吸粉」無數。

香香回歸祖國之後,她的同伴們還將繼續留在日本,為這裡的「粉絲」們持續帶來歡樂。

那位曾引得華春瑩「笑場」的小可愛,就要回家了

上野動物園的其它大熊貓近照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里,國際關係總是利益攸關、刻板嚴肅,而「熊貓外交」的背後卻是另一套溫情大於利益的外交邏輯——「國之交在於民相親」。

其實大熊貓們哪懂什麼是「外交使者」、「國家利益」呢?它們只是天生呆萌又脆弱,也極易贏得人們的愛與呵護而已。說到底,大熊貓們無憂無慮的生活,仰賴的是人類社會的豐足與和平。

在2023年、在這個莫名其妙變得越來越劍拔弩張的世界,哪怕是為了讓「香香」們繼續安然無恙地啃竹子,我們也應盡最大努力,為這個地球爭取更多的善意與和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