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程人慶的變身,跟帥嘉陌沒有關係!
原標題:《顯微鏡下的大明》:程人慶的變身,跟帥嘉陌沒有關係!
在《顯微鏡下的大明》中,程人慶是一個有爭議的人。他只認錢,不分對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會給你和你給我一樣多的正義。」
他不收理智,只收錢,程人慶在劇中的口碑還算不錯。程鐵嘴的反派,一向說真話就站穩腳跟,黑白分明。
但隨著劇情的推進,程人慶似乎變了。總是逃避范先生布置的任務,明里暗裡保護著帥嘉陌,成為名副其實的護花使者。
嘉閣庫房失火後,程人慶見機行事,當場剪輯,打著把事情鬧大,保命的幌子,把帥嘉模和馮寶玉送到了通陽縣城。

在三個審訊室的大廳里,他先發制人地請坐在柜子里的老張當場作證;然而,劇情突然反轉,老張的證詞全部被推翻;嘉陌二人洗清了嫌疑。
不知不覺,鐵口還是那個鐵口,只是鐵口已經不是原來的鐵口了。這一切,都源於程人慶自我意識的覺醒。
一直以來,程人慶都認為自己是老粉。經過多年的風雨兼程,他早已打下了鄉紳的烙印。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程人慶認為先生。范作為親戚朋友,別人卻總把他當外人。

什麼都不做,看不到任何人。平日裡,范老爺子和縣滿毛稱兄道弟,好到可以穿一條褲子。但當鑼鼓喧天,煙花綻放,彩旗飄揚,人山人海,高高低低,親近感瞬間體現。
在給劉尋松設宴的時候,程人慶被陸飛龍這樣的人擋住了。程鐵嘴這時候有種尋兄見了孔乙己的感覺:「狗一樣的男人,也配攔著我?」
我站在陸飛龍身邊,和他調皮地笑了笑,他什麼都比不上我——就算程人清心中一萬個不滿,也還是被攔住了。或許就在這一刻,程鐵嘴和范老之間產生了嫌隙。

其實,不管是范老爺子,還是茂縣判官,都有好幾代祖宗,沒有一個是農民。古班雖然固化了,但還有科舉等晉升渠道。
春風傲馬蹄病,一日盡覽長安花。這是孟郊四十六歲中進士後寫的一首詩。就像唐朝一樣,在四百年前的明朝,科舉考試是無數寒門子弟崛起的最佳機會。孟郊登科和范進中舉的故事從來都不是孤例。
遺憾的是,那個時候的程人慶就像是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卻沒有。因為他被指控作弊,他被終身禁止進入考場。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但程人慶不是英雄。看清范老的臉後,他再也不能認同他這個鄉下紳士的標籤。

范老就像野獸,貪婪地舔著普通人的血;程人慶大半輩子都在幫助范老,保衛疆域,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成了平民百姓的一份子。
這是最無情的諷刺。
一旦有了普通市民的身份,程人慶自然會站在帥嘉陌一邊。因為不管徵收是否合理,繳納的稅款多少,人絲稅的終結者永遠是普通的大明市民。
就這樣,程人慶對帥嘉模和絲稅的態度開始發生了變化。
但拋開利益,程人慶的心裡,或許還有更多的考慮。像出身寒門的茅枝縣,和志存高遠的登知縣,沒有天生的英雄,但英雄主義的種子卻在心中生長。
我們看到,在程人慶的扇子上,赫然寫著「凜然正氣」幾個字。這四個字雖然有些刻意,但這不就是他的追求嗎?

在帥嘉模的追求與堅守的故事中,程人慶看到了英雄的出現,並向著英雄走去。
魯迅曾在一篇文章《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寫道,「自古有勤勞之人,有辛勤勞作之人,有為民求情之人,也有捨生求法之人。所以——被稱為正史的親戚家譜,往往難掩其光輝,這才是中國的脊樑。」
帥嘉模是中國的脊樑,程人慶也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