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芸慧丈夫家族以43億出售地皮,陸漢洋為家族第四代,仍屬受益人
很多的富豪、豪門臥虎藏龍,不像那些頻頻登上版面頭條的富豪那麼高調,他們不露山不露水的,不搞上市公司,不公開私人資產,家族成員秉持低調作風,但是一出手就絕對令人嘆為觀止。比如馬來西亞錫礦大王陸佑家族,這個老牌家族雖然一直根植在馬來西亞,但是在香港擁有大量的產業,以及大片的地皮。位於香港山頂的馬己仙峽道30-38號的地皮就是陸佑家族的,如今這個家族以43億元出售給了香港本地的財團,換算下來,每平方尺的價格高達10萬元,而這個消息被公開後備受外界矚目。


在香港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擁有一塊至少可以重建4至5間獨立屋的地皮,還是要在山頂的地塊,真的是罕有中的罕有,這並不是有錢就能擁有的。事實上如今在山頂可開放建房子的地塊已經所剩無幾,就更不要說地塊位置好的。換句話來說,如今在香港能夠擁有未開發的地皮的,基本上都是老牌家族,他們曾經在舊香港時代富甲一方,早就四處買地占為己有,這些地塊很多至今都沒有被開發,只要他們不進行出售,永遠都可以占為己有,等到適合的時候再出手賣掉。


比如李兆基如今在山頂興建的那一套擁有三個獨立屋的地塊,最初就不是李兆基的,而是在2010年李兆基趁著許世勛家族出售,以18.2億的價格買了下了的,也就是說這塊地原先就是許世勛家族的。如果比財力,李兆基遠比許世勛家族如今更有錢,但是許世勛家族是老牌家族,那情況就不一樣了。許世勛是舊香港時代四大船王之一的許愛周的幼子,而許愛周在上世紀20年代就已經開始發展地產,在香港四處擁有地塊,這就是老牌家族最大的本錢,同樣陸佑家族也是如此。

陸佑家族作為老牌豪門,無論在香港還是馬來西亞都相當低調。陸佑本是廣東江門人士,自幼家境清貧,為了生計13歲就南渡至新加坡發展,靠克勤克儉用了四年的時間存錢,最終做起了雜貨生意。陸佑後來之所以被稱為「馬來西亞錫礦大王」,那是一個契機所致。馬來西亞在19世紀中期發現了大量錫礦地,引發各地華人去挖礦,陸佑也從新加坡到了馬來西亞,他在當地繼續做雜貨買辦生意,同時自立門戶打理錫礦、橡膠、葉子等工業,發展蒸蒸日盛,事業遍及星馬各地,因此得名馬來西亞錫礦大王,以及馬來西亞橡膠大王。

陸佑雖然在馬來西亞發家致富,但是後來也把發展的觸手伸到了香港,香港大學早期的發展,陸佑也出過不少的力,包括為醫科生和工科生設立獎學金,如今在香港大學校園內的陸佑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另外,陸佑的後人也隨著家族事業發展版圖的擴大,到了東南亞其他地區以及中國香港乃至內地發展,落地生根。這麼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因為陸佑曾經有四個妻房,四個妻房開枝散葉,綿延後代,在不同的時期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不同的地區落地生根,在香港也有他的後人。

陸佑在香港的後人中,這些年與香港娛樂圈最沾邊的是陸漢洋,即是華姐冠軍苟芸慧的丈夫。陸漢洋的原名是陸恭和,被稱為富三代,實際上他遠不只是富三代,稱他為富四代,富五代都不過為,因為他至少是陸佑家族的第四代成員,如今外界都將他稱為陸佑的後人。陸漢洋如今在香港身兼數職,是多個財團的總裁、主席、董事,這得益於陸佑家族的興盛,為後代留下了豐厚的財富供他們創業。不過陸漢洋與父親的關係疏離,父母早年離異,他就隨母親生活,可惜母親也已經離世。

陸漢洋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影響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他在2018年與苟芸慧結婚,婚後本來一直保持著親密的夫妻關係,但婚後兩年雙方就已經不再公開合照,也甚少互動,婚變的消息絡繹不絕。兩人的關係生變,源自雙方生育理念的不同,苟芸慧想早日生子,陸漢洋受到父母離婚影響,不考慮生育,由於難以達成共識,所以產生矛盾。不過兩人很大程度上都不會離婚,在主觀上來說苟芸慧還是需要陸漢洋的。苟芸慧的家庭條件不好,自小家道中落,靠姐姐帶大,入娛樂圈發展後所有收入仍要支援家人,直到嫁給了陸漢洋,她的壓力才輕鬆了不少——終究對方是陸佑家族的後人,有斤有兩,此次家族賣地,變相來說陸漢洋也是受益人。
PS: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