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含笑,永世不得翻身

這不是一句詛咒,是真相。
身為演員的含笑,由於曾經染上毒品,於是一輩子也不能當演員了。
別管他演技再好也沒用。
他只能灰溜溜地躲在幕後工作,成為一個普通人,絕不能露面。就像那些道德感很強的網友揶揄宋冬野的:你可以去工廠擰螺絲啊。這句話把宋冬野氣得不行。
我對演員含笑沒什麼印象,對於《狂飆》劇組的刪減舉動也表示理解。
最近一段時間爆火的劇《狂飆》,很可能就是演員含笑的藝術生涯的終點。
他淪落到這個地步,是他咎由自取,是他活該。
但是我想說,那些罵含笑的人,也並意味著有多麼的高尚。他們只是享受這個落井下石的過程而已。真正良善的人只會對這件事情感到惋惜。或是沉默。
這些年我常有一個觀察:越沒本事的人往往道德觀越強。
比如嫉賢妒能的岳不群,人稱「君子劍」,但是其實此人個性實則極其陰暗,武功也並不高明,只會偷這個搶那個的。
道德感太強,說白了,其實意味著你並沒有真的介入事情,沒辦法承載事情的複雜性,於是可以兩手一背,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指點人家的不是。
這並非是為演員含笑包庇。法律的紅線必須堅守,但是法律之上,如果再讓一幫道德先生把持輿論空間,那麼我們本就弱勢的文藝創作,可就真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了。
現今作協主席鐵凝寫過的「性描寫」的句子,常被文盲們用來作為批判作協的談資。
得了諾獎的莫言,為中國爭了這麼大一光,如今也是被人戳脊梁骨,被批是通過揭中國的醜事來取悅外國人,拿外國人的獎。
但是道德先生們又做了些什麼呢?他們會的只是攻擊,落井下石,通過揭別人的「短」,來滿足他們的自卑心理。
前段時間,我寫了篇文章<戴璐和余秀華,你更願意娶誰>。
一個是楊花水性的戴璐,一個是詩和遠方的余秀華。
結果一邊倒的都選戴璐,跟我想的一樣。
但是,由於我在文中引述了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的理念,為「性愛」本身正名了幾句。
就有道德先生跳出來指責我:「難道你認為戴璐是烈女嗎!」
在他們的觀念里,仿佛不是破鞋,便是烈女了,絕不存在中間地帶。
非黑即白,連個思考的餘地都沒有。選項只有吃或者不吃。沒有等會吃,吃什麼,去哪裡吃,跟誰吃,穿什麼衣服吃。
如果我說,我不吃。他們便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你不吃,還算是人嗎!
關於《狂飆》這個劇,我做個預言:多年之後,就剩下一個漂亮大嫂,一個吸毒的。
故事情節早忘了。大家就記得有個漂亮大嫂,人人都想娶,劇中有個演員,吸過毒,但是還出來演戲,具體叫什麼,忘了。
沒人在乎《狂飆》到底蘊藏了什麼審美理念。
很多人追《狂飆》,其實是把它當成個爽劇看的。底層小人物高啟強,屌絲逆襲,一晌貪歡。
眼看你起高樓,眼看你宴賓客,眼看你樓塌了。
色即是空。
但是從觀眾的角度,高啟強之逆襲,遠比他的垮台看著爽。
而張譯,當然也會被快速忘記。他在劇中演的那個角色的名字是最先被遺忘的。
我們的觀眾們很奇怪,人人都想娶大嫂,但是人人都唾棄有前科的。既要榮華富貴,成為人上人,又道德感十足,對人上人表示不屑。
既共情於反派,又不恥於反派。這種矛盾心理挺有意思的。
我絲毫不同情演員含笑的遭遇。
但是道德先生,你一定要娶個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