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工作室包場也救不了票房,預測不過億,心疼梁朝偉郭富城主演
梁朝偉和郭富城雙影帝主演的《風再起時》首日公映,票房表現不佳,預測不過億,難以與春節檔大片抗衡。


《風再起時》內地上映,院線看來不看好該片的票房,排片占比第四名,但票房占比才第六名,說明並不受歡迎。前面票房占比較高的還是《流浪地球2》《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深海》《無名》等。

相信院線的排片,他們需要賺錢,電影品質高,受眾歡迎,但電影真的不是很給力,導演翁子光雖然有《踏血尋梅》代表作,但他導演的《風再起時》有點雷聲大雨點小。
一、電影敘事節奏不佳,情節瑣碎普通

故事內容本身沒什麼新意,情節較為瑣碎,可以體現出剪輯的的思路比較亂,導致敘事節奏不好,讓人看得心累,很煎熬,像MV裁縫。同時給電影的調性定得太高,一開始就是很有質感的黑白畫面,年代感撲面而來,但是後續的內容沒跟上,讓人期望過高,失望也就越大。
總的來說,電影倒敘加插敘的手法讓情節勉強完成了閉環,個人覺得插敘的那幾段內容是電影里比較出彩的部分,而回歸主線的劇情讓人看得想罵人,同時很多轉變發生得也十分突然。

二、人設流俗,沒有新意
角色的部分行為缺乏動機,並且有些角色存在的意義不大,人物特別多但是沒起到該有的效果,不僅沒能留下什麼印象,反而顯得很混亂。
港片中常常出現的香艷片段在電影中也不少,女性角色一貫是「工具人」,設定扁平化、臉譜化,另外杜鵑的身材、氣質、韻味都到位,但演技拉胯,台詞也有氣無力,可以說是一處敗筆。
全片沒有太多讓人觸動的地方,角色、情節很難產生共鳴,代入感不強。比如磊樂的人設在港片里就比較普遍,有一段複雜又悲慘的往事,有一個白月光,但白月光慘死,在得到權力以後反被權力奴役,完全是自作自受,人設可發揮的餘地不大,同時也限制了演員演技的上限。
三、選角出彩,演技在線,個別演員表現亮眼
為了展現兩位男主的往事,特意選了年輕時期的演員,選角還算比較成功,年輕演員和兩位男主的長相、氣質很接近,這種展現手法值得稱讚,沒有像有些電影里,年紀大的演員還要硬扮嫩,雖然回憶部分都是黑白的展現形式,但是由於選角還算成功,人物的特點很鮮明,不會有分不清的情況。

梁朝偉的演技發揮穩定,總的來說「南江」還是一個很有魅力和神秘色彩的人物,郭富城也努力地在演好磊樂這個角色,但是就像前面說到的,這個角色的人設沒有給到太多發揮的空間,而其餘角色可能由於受到人設、時長等等原因所限,角色沒什麼特點,也沒立起來,比較無聊,內容乏善可陳,但是由於選角上多用香港老牌演員,演技沒得挑,哪怕展現機會不多還是盡力完成了角色塑造,可惜的是,演員之間沒有摩擦出太多的火花,多是獨角戲比較出彩,偶爾有幾場比較精彩的對手戲,比如磊樂把南江眼鏡扇掉了的那場戲,讓人感到驚喜以外,沒有太多亮眼的片段。

四、努力「做舊」,但細節不佳
電影里有很多富有年代特徵的細節,比如搖擺舞,磊樂在電影里還有一段致敬《雨中曲》的舞蹈,很有美國味,但是也和很多電影的片段重合。
可能想靠樂曲和流行文化的變遷來展現不同時代下的香港,但是沒做到極致,一些服飾和畫面色調有些出戲,感覺像是穿越了,比如磊樂蔡真結婚時磊樂的著裝,以及蔡真去找跛豪老婆時戴墨鏡的片段,很像在拍時尚大片或者時裝廣告。
文藝商業片,搞得不倫不類,文藝不徹底,商業不好看,翁子光是不是壓力太大,導致他的大失水準?

據悉肖戰工作室給粉絲髮福利,包場《風再起時》,票很快被搶光,但這似乎也無法讓這部電影受到大家的重視。可惜梁朝偉和郭富城的影響力,在這部電影中好像被浪費了,因為電影真的很難看,很混亂,而且時間很長,毫無亮點,太抓馬了。(文/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