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說,現在的感情變得越來越難以維持了。 確實,在這個時代,那種甜甜蜜蜜,長長久久的愛情,顯得彌足珍貴。
相信感情中的許多人,最開始走到一起,往往不是為了相伴一時,而是奔著相守一生去的。 只是,有時候,相處比相愛難。

正如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寫道:
「感情這東西是很難處理的,不能往冰箱裡一擱,就以為它可以保存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
異性相處,就算感情再好,但若做不到這3點,結局很難幸福。

學會獨立
《我的前半生》里唐晶說過:
「婚姻中的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
深以為然,感情中,一方強勢,一方弱勢,一個主動,一個始終被動,這樣不平等的關係,註定無法長久。
想想那些因為愛情而放棄事業的人,更有甚者失去了自我。 結果,要麼導致自己變得患得患失,委曲求全,要麼彼此間猜疑爭吵不斷,雙方都疲憊不堪。
因此,任何人都不應該做愛情中的巨嬰,而是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思想愛好,也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身邊有個朋友,工作需要經常加班,每次他都會提前和女友報備,沒辦法早點回去陪她。
對方也不曾有過責怪。因為她同樣有自己的事情要忙,除了朝久晚五的工作,空閒之餘,還會做一些手工,研究一些美食做法。
到了周末,兩個人就會一起看看電視,逛逛超市,做頓溫馨的晚餐。
這樣的相處模式,舒服又自在。 兩個人並不盲目依附對方,一起時,彼此親密,分開時,也能各自獨立。
好的愛人關係,應該是雙方並肩站在一起,互為依靠,又各自成長,一起看細水流長。

學會談錢
感情開始的時候,正沉浸在熱戀中,或者礙於情面,很多人總對金錢避而不談。 但是,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很多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卓文君出身豪門,而司馬相如只是一介落魄文人。但為了愛情,卓文君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與對方私奔。
跟隨司馬相如到成都之後,望著周圍家徒四壁,她強打起精神,安慰自己只要兩個人相愛,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可真正到了過日子才發現,司馬相如常年醉心於文學,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而她又從小養尊處優,一貧如洗的日子,不知該如何過下去。

最後,這段才子佳人的故事,終究還是逃不過一地雞毛。
所以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不是沒有道理。 兩個人不管曾經感情多深厚,面對沒錢的窘迫,也避免不了產生怨念、爭吵,又或者在金錢的誘惑下,選擇了背棄。
談感情,不談情不行,只談情也一樣不行。 生活是實打實的,而談錢正是立足於現實,支撐愛情在現世的安穩。
從另一方面講,能夠付出真心去愛的人,也樂意和對方談錢。不計較為對方花了多少,也願意公開自己的積蓄。
大大方方談錢,是對彼此的坦誠,更是對彼此的認可,感情也能更融洽,更長久。

學會經營
法學教授羅翔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中國的離婚率幾乎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稱很多人都是一見鍾情就結婚了,一怒之下又離了。
這句話道破很多感情真相。大多數人只能享受甜蜜的愛戀,卻不懂得經營長久的婚姻。
《圍城》中的方鴻漸和孫柔嘉就是這樣。 他們相識之初確實甜蜜過,但快樂的時光很短暫,婚後沒多久,就被爭吵與不滿包圍。
孫柔嘉性格強勢,方鴻漸也從不示弱。每次發生分歧,都沒有想著和平解決,而是相互惡語相向,完全不留餘地的戳對方痛處,最後把婚姻變成了一座圍城。
他們都忘記了選擇結婚的初衷,忘記了誓言再美,也要用心經營,相互理解包容。

一紙婚書,並不能成為感情的保鮮劑。如果不懂得經營,只是依靠一開始的新鮮感,那麼,這段感情根本走不遠。
羅翔還有一段話,講得很有道理:
「如果愛只是一種感覺,那麼當他遇到挑戰,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除。真正的愛一定不是瞬間的感動,而必然是恆久的一種委身,彼此犧牲,彼此成就。」
相愛容易,相守不易。 感情需要兩個人共同去遷就,忍讓,長久的去尊重珍惜,如此,才能獲得永恆的幸福。

不管夫妻還是情人,越想和對方長長久久,越要做好這幾點。 好好談錢,學會獨立,用心經營,餘生方可不負此情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