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個親戚叫燕子,生完孩子以後,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
她毅然決然地決定辭去工作留在家裡,專心帶娃、料理家務。
家裡不管是孩子生病、上下學接送的事情,
還是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等問題,都是燕子一手解決。
孩子的爸爸除了努力工作,每個月按時拿回家一些工資,
生活上啥都不管,更別說照顧孩子了。
按理說,燕子每天和孩子形影不離,孩子應該只跟她親。
我聽說後,忍不住解釋道:爸爸啥都不管,孩子還跟他親,
主要有這幾個原因,估計會讓當媽媽的嫉妒。

孩子對爸爸有天然的親近感,再加上爸爸少管孩子,距離產生美
可能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原因,即便爸爸為孩子做的事情很少,孩子會天然地想親近爸爸。
確實,很多爸爸不像媽媽那樣,關心孩子的一餐一食,
很難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
但是,爸爸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少,很少管孩子,
孩子在爸爸面前就越輕鬆、越自在,還會覺得爸爸很神秘,
更想了解爸爸。這就是距離產生美吧。
媽媽或許會嫉妒孩子爸爸,不用做太多事,依然能夠得到孩子的愛。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更多生理上的照顧,細心、有耐心的媽媽,
更容易獲得孩子的喜歡。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心理力量感的增強,
他會期待更多有力量的行為和遊戲。“爸爸”這個身份的人,
是孩子最先接觸的有力量的人。所以,孩子早晚還是會想和爸爸親近。
即便媽媽給孩子的照顧再多。

媽媽們不得不承認,雖然孩子的爸爸不一定在照顧孩子的事情上,
投入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但是,孩子的爸爸基本上承擔著家庭的主要經濟壓力,
他們有更多機會和能力賺更多的錢,所以,在孩子的眼裡,
爸爸是很能幹、很厲害、榜樣一樣的人物。所以,孩子就會跟爸爸親近。
兒子和爸爸親是因為爸爸陪伴的時間少,
兒子喜歡讓爸爸多抱一抱,多陪他玩一玩。
因為媽媽每天陪伴的時候很多所以孩子就覺得不以為然了。
來源:https://woman.horo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