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沒資格捧斗、分家產?女人喊冤叫屈,最令人不爽的「台灣傳統習俗」是…

最近在批踢踢八卦板上,

有位女性網友貼文說,

父親只有自己一個女兒,

爸爸過世後親戚卻說,

女兒沒資格捧骨灰、

出嫁後也不能回家替父親掃墓,

讓她覺得很受傷,同時也引起了鄉民的熱烈討論…

繼續看下去…

女兒沒資格捧斗、分家產

這種習俗其實是

另一種性別刻板印象

有人感嘆古老陋習應該要改:

辦後事意見最多的都是

不用出錢、出力只要出張嘴的親戚

時代在進步,

只是有些人的腦袋還停留在遠古…

宗法制遺毒,

現在誰還搞宗法制…民法都規定好好了!

這不是性別歧視,什麼才算性別歧視?

親戚表面上尊重習俗,

其實是逼你放棄繼承…

更有許多人提醒原 PO小心,

親戚居心叵測:

親戚強迫妳不孝,

目的是製造出一個不孝女的形象,

再用台灣古老的傳統,

硬坳妳跟妳的母親放棄繼承權…

要拿這種古早陋習出來的意思,

就是要鋪路說女兒不能拿錢啦!

這樣親戚才能奪得妳家的財產…

你的親戚聽起來很像是

在古代會想發絕戶財的人,自己當心!

有許多「習俗」

是不合適的而且已過時!

而這個「女兒不能捧斗」的習俗

也讓鄉民開始討論:

還有哪些老一輩所謂的傳統習俗,

現在看起來都很不合時宜?

婚禮習俗系列

「屬虎不能進新娘房」

「訂婚時男方親友吃到魚就得走 (我還很餓啊)」

「吃湯圓吃雞蛋還不能吃完,奉茶也不能喝完」

神道、祭祀喪葬信仰

「廟會一定要放鞭炮,吵死人又不環保」

「孝女白琴、五子哭墓」

「半夜騎車不能穿全白或全黑」

「燒金紙燒香」

「鹽水蜂炮 放天燈」

當女人很衰系列

「女生月經來不能拜拜 

原來神明也有性別歧視」

「還有什麼月經來,會被蜂炮追的都市傳說」

「打耳洞下輩子不能當男生」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還要配合迎娶的時候臉盆潑水)」

「(只有)初二(可以)回娘家」

「男性後代才能捧斗」

「出嫁女性不能掃墓,否則家運會不好。」

「未出嫁女兒死掉牌位不能請回家。」

以上的習俗是七八年級生心目中,

最過時的台灣傳統習俗,

其中不少到現在都是長輩們的堅持,

但看來看去只有一個感覺:

啊當個台灣傳統女人,

是有沒有這麼倒楣啊…

從三從四德到婚喪喜慶,

女人被限制的實在太多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