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街友悲痛心聲:「我試過自殺,但都失敗…」

作者: 李佳庭 

如果你在艋舺公園見到阿豪,

你不會認為他是遊民。

六十幾歲的阿豪,

總是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

臉上帶著客氣的微笑。

阿豪第一次和社工見面時,

為了表示慎重,

他穿上自己做的精緻全套西裝,梳起油頭,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哪裡來的董事長,

踏進協會來捐錢。

繼續看下去…

阿豪是個孤兒

養父母疏於照顧

導致他的弟弟過世

看起來富貴的阿豪,

為什麼會變成遊民?

民國三十八年,

阿豪因戰爭而與父母失散,成為孤兒。

還在襁褓中的阿豪,

被同為逃難的養父母收養,逃來台灣,

他們就住在台北市中華路附近的小木屋。

阿豪的養父母喜歡賭博,

不太照顧子女。

小學四年級時,

阿豪的弟弟連續腹痛了好幾天,

但養父母卻只給弟弟吃止痛藥後,

就繼續流連牌桌。

疏忽就醫,導致阿豪的弟弟嚴重腹膜炎,

在緊急送台大醫院後,

依然回天乏術,阿豪的弟弟過世了。

這樣的養父母,

當然不會投注多少教育資源與心力

在阿豪身上。

阿豪學了三年裁縫後出師

甚至遠赴美國學習

阿豪小學畢業後,就離開故鄉,

北上擔任裁縫學徒。

爭氣的他,在三年後學成出師,開始賺錢。

曾經因為做膩了,

想去外面闖闖,

而短暫跑漁船三個月,

後來因為易吐體質,

耐不住海上波濤,

還是回到原本的店,繼續做西裝。

但回到陸地的阿豪,

並沒有因此失去想跨越海洋的野心。

三十幾歲,阿豪到了美國紐約這個大蘋果。

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阿豪,

走進外國人的洗衣店,

和店主比手劃腳,

表達自己可以免費做專業裁縫,

只要對方能提供吃、住,

洗衣店老闆當然收下了這個廉價勞力。

阿豪開始在洗衣店替客人修改衣服,

累積客源並學習英文。

就這樣做了快十年,

阿豪憑著手藝與人脈,

在美國累積出豐富的財富。

他天天上歌廳、舞廳,

如此揮霍,似乎是要彌補童年的困苦。

某天,阿豪在酒醉後醒來,

突然驚覺自己不想死在這裡,

要死,也要回到故鄉再死。

於是,阿豪毅然決然的提著皮箱,

放下大好事業回台灣。

回到台灣卻碰上

經濟不景氣、老婆跟人跑

回到台灣後,

卻碰上經濟不景氣,

加上成衣興起,

訂做西服的行業沒落,

阿豪找不到工作。

貧賤夫妻百事哀,

阿豪的太太還愛上別的男人,

和阿豪離婚,兒女都歸太太。

家庭與事業都失意的阿豪,

一邊尋找其他的發展機會,

一邊做兼職保全。

後來因為經濟上的壓力,

阿豪終於死心,做起全職保全。

擔任保全十年多,

他曾因幫大樓換電燈泡,

而從老舊的木梯上摔下來,

腿部骨折、腰椎骨裂。

住院五天後出院,

但也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阿豪開始無法久站與久坐,

但他還是咬牙,繼續工作。

直到六十四歲因腰傷,

無法繼續從事保全。

失業又沒地方住

阿豪試著自殺

屋漏偏逢連夜雨,

失業又碰上租屋處連續失竊。

阿豪付不出房租,

而被房東趕出來。

失業時,阿豪試過自殺,

但嘗試了幾次都失敗。

人生跌到谷底。

「我那時候想,死了算了,

反正也沒東西吃了。

我就躺在那裡,

但躺了好久,卻餓也餓不死,

只好繼續活著了。」

阿豪聽別人說龍山寺前面會發便當,

於是來到艋舺公園。

第一天流浪的阿豪,

原本要睡在艋舺公園,

但被一個好心女子介紹到社福中心。

社工協助阿豪改住遊民收容所,

阿豪因此開始在遊民收容所生活。

期間,阿豪曾擔任舉牌工人與掃地工,

賺點零用錢。

遊民收容所的社工覺得阿豪說話很有條理,

於是介紹給我認識。

我問阿豪願不願意與別人分享他的故事,

阿豪說好,於是,

我們就這樣開始讓阿豪練習說自己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