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用溫柔看待世界,說話再犀利,都會讓人覺得舒服

蔡康永

總能巧妙化解各種尷尬

前兩天,

去圍觀了著名的台灣金馬獎頒獎,

原本只是為了看明星,

卻被擔任頒獎人的蔡康永吸盡了注意力。

開場時,主持人調侃了他和小 S

這對拍了電影卻沒有入圍任何獎項的金牌搭檔,

語氣犀利近乎刁難:

「因為你們這次沒入圍,所以底下沒你們的位置。」

而蔡康永巧妙地回答:「所以我們是來主持的。」

四兩撥千斤,

在春風拂面般化解了自己尷尬的同時,

也給了主持人接話的機會,

引得台下笑聲一片。

和頒獎典禮中耀眼的大牌明星們相比,

蔡康永更像是一顆明珠,

守護在自己的角落中,

閃爍著獨特的光芒,

雖然不一定很灼目,

但卻完全不會被周遭所掩埋。

繼續看下去…

高情商、會說話,

是蔡康永的代名詞

現在,一提到蔡康永,

除了「台灣名嘴」和「康熙來了」之外,

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高情商,會說話」,

「高情商」也幾乎成為了蔡康永的一個標誌詞,

牢牢地固定在他的身上。

他在《奇葩說》裡的靈魂搭檔馬東

就曾經這樣評價過他:

「如果有人能在情商領域做到知行合一,

理論與經驗俱有,

這個人,一定是蔡康永,一定只有蔡康永。」

究竟什麼是高情商?

是啊,在星光璀璨的娛樂圈中,

向來都不會缺乏經驗豐富、能言善辯的主持人,

但卻只有蔡康永,一定只有蔡康永,

才能憑藉著自己的高情商脫口而出,

贏得眾口一詞的讚美。

究竟什麼是高情商?

蔡康永曾經在自己的書中下過定義:

儘管經歷過挫折、經歷過荊棘,

也經歷過世事變遷的無情惡意,

他卻就像自己的書裡所寫的那樣:

依然保持著一顆堅定而柔軟的心,

接受自己的情緒,也接受他人的情緒,

永遠溫柔地對待他人,暢快地做自己。

有一種溫柔叫

我有認真傾聽你的心

記得在《奇葩說》第一季中,

女孩劉思達在節目現場對男孩包江浩突然表白。

在突如其來的愛意傾訴面前,男孩顯然有些懵。

他試圖以辯題轉移話題,

禮貌地擁抱了女孩,

表示台下再行回覆。

在場的李湘卻坐不住了,

逼問男孩必須在

「喜歡、一般還是不喜歡」中給出答案。

男孩一時間顯得尷尬而害羞,

李湘遂直接表示不想再聽。

如果事情在此告一段落的話,

男孩勢必會遭受嘲笑,而女孩則會為此黯然神傷。

但蔡康永卻在此刻表現出超高情商來救場,

他站起來對男孩說:

「你不用那麼大壓力,

確實現在逼你給個答案太草率了,

但李湘希望你說出內心想法。

那現在給你豁免權,

沒有人追究你下台之後

會不會真的履行你現在的說辭,

就說你現在的感覺?喜歡這樣的女孩嗎?」

男孩回答道:

「面對這種大膽又漂亮的妹子,很難說不喜歡吧。」

一場風波頓時化為無形。

和像蔡康永一樣的人相處和對話的時候,

很難會感覺到不舒服。

他永遠都會設身處地,體察他人的情緒,

從不咄咄逼人,

不論你的觀點多麼驚世駭俗,

他都能以最尊重的態度來傾聽。

蔡康永的溫柔更是滲透在了

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裡。

在好友范冰冰無意中提及

自己很喜歡台北某家咖啡廳牆上的畫時,

他便會花心思去買回來,寄給她當作是聖誕禮物。

他們會隨時留意生活中

朋友的每一個細節,

真正意義上把你放在心底,

和這樣的朋友待在一起,

每一秒都充滿著溫暖和驚喜。

有一種體貼叫

從不讓身邊的人難堪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碰見各色各樣的人。

有那麼一些人,打著「刀子嘴豆腐心」的幌子,

把口無遮攔當做是真性情,

自認為光明磊落,

卻總是將刺耳的話化作尖刃

刺向別人的同時也刺向自己。

所以一旦碰上蔡康永這樣溫柔而世故、

行事說話如春風拂面的人,

就會覺得尤為可貴。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對蔡康永產生好感,

是因為看到了他在易烊千璽微博下面的一條評論。

易烊千璽在上節目時,

不小心寫錯了蔡康永的「康」字,

儘管在事後發微博自嘲「罰抄錯別字 100 遍」,

卻還是引得嘲諷聲和罵聲一片。

在眾多嘲笑的聲音中,

身為當事人的蔡康永在這條微博下面評論道:

「筆劃正確的人很多,

但真正值得尊重的,是寫字者的心意。」

還接著溫柔地說道:

「謝謝你祝我開心,你也要開心哈。」

僅僅一句話就讓各種粉黑大戰消弭於無形,

實在是不得不佩服。

隨時隨地都能保持自己和他人的體面,

也是蔡康永高情商的表現。

有一種柔軟叫

縱使是對手 也願給你成就

再來說說《奇葩說》吧,

有一句話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當時,由於節目組安排,導演臨時告知:

「因為選手們都很棒,現在可以擴招了。」

但是對於已入隊的隊員來說,

擴招就代表著自己被刷的機率會增大,

所以大家都紛紛表示拒絕,

旁邊的高曉松卻躍躍欲試。

在經過一番考量之後,蔡康永轉頭說:

「我們隊不需要擴招了,但我很樂意看到,

曉松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拔他的選手。」

「我很樂意看到,高曉松老師意願的達成。」

雖然只有這麼一句話,卻不得不讓人佩服至極。

一方面,將自己拉到了隊員的同一戰線上,

以團結感和認同感將整個隊伍緊緊黏在一起;

另一方面,也充分尊重了高曉鬆的意願和想法,

讓他不至於因自己的選擇而感受到孤立。

看蔡康永就知道,

好好說話 到底有多好

會說話,懂得如何好好說話的人,

到底有多好,看蔡康永就可得窺見一斑。

就算不想,也不得不承認,

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

不過就是情商低而已。

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惡毒的言語,看到你柔軟的內心。

如果你固執地讓自己蜷縮在滿佈尖刺的小屋裡,

就很難感受到這個世界真正的愛和溫暖,

放不過別人,也放不過自己。

而好好說話,並不一定就是圓滑,

而是想讓所有人都體體面面。

有一種犀利叫

嬉笑怒罵間 對這世界有態度

其實很多時候,

我們所說的情商高,不過是會說話而已。

一旦以一顆溫柔的心臟、

一雙溫柔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你所說出的話,

就算再犀利,內在必定也是溫柔的。

當歲月流逝,皮囊衰老,

也只有這種沉澱在內心裡的才華和情商,

才值得永恆。

馬東曾經在《奇葩說》中公開表達過對三位搭檔的喜愛:

「我喜歡高曉松,

是因為他身上有一種無緣無故的牛逼勁兒,

他的學識、見識促成這樣。」

「我喜歡何老師,是因為他情商特別高,

那種周到和八面來風盡在掌握的氣場。」

「而我喜歡你蔡康永,

是因為你除了兼具這兩點之外,

更重要的是,你有一顆特別惡毒的心。

你的胸口有一個特別惡毒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你問問題如同溫柔一刀,

那個惡毒的點讓我特別佩服。」

用「溫柔的刀」來形容蔡康永,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奇葩說》中有一道辯題,令人記憶非常深刻:

「不給人添麻煩算不算美德?」

在場嘉賓提出了一句話來反駁:

「我們何必把事情上升到美德的高度?」

向來儒雅的他不惜站出來反駁:

「我們已經淪落到,

覺得美德是高不可攀的地步了嗎?」

他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美德』似乎成了老派的代名詞,

我們羞於談起關於它的種種,

也隱隱覺得美德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

我們要做的是將美德拉下神壇,回歸到日常生活中,

時常懷抱對美德的嚮往之情,

終究也會因為美德而收穫平靜。」

他總是能在嬉笑怒罵間

引出採訪嘉賓內心最為真實的看法,

言辭直擊心臟深處,

卻完全不會引起厭煩之感。

有一種「惡毒」叫

溫柔一刀,一下戳中你心

難怪馬東說他有一顆「惡毒」的心,

此「惡毒」卻非彼惡毒。

蔡康永的「惡」是角度、「毒」是精準,

是一雙慧眼看透了世態炎涼,

卻仍然選擇溫柔以待。

他可以通過問成龍「拍電影累不累呀?」

讓這個經歷了幾十年風雨的武打演員

在節目現場淚如雨下,

哽咽了足足 15 分鐘。

他也可以用一句「所以走紅這件事,有讓你開心嗎?」

讓素來以出位、博關注的劉梓晨沉默不語。

他既晦暗又通透、既清高又世故、既周到又通達。

他的「毒」是無色無味不可察覺的,

他的溫柔,更像一柄尖刀,可以直擊人的心臟。

看人看事心裡亮堂,

一句話出口就能結結實實切中要害。

他的高情商、會說話,

就像這樣貫徹於

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中。

也難怪馬東不乏感慨地說:

「情商難學,唯有康永哥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