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終獎金花在哪?一個選擇,預測你 10 年後變窮還是變有錢!(內含 20-40 歲理財策略)

文/ 狄驤

富可敵國的李嘉誠說過,

有錢卻沒有智慧的人,

越努力賺錢,越努力投資反而會越窮。

相對的,即使現在的你只有小錢,

但只要有智慧,

遲早小錢也會滾出大錢。

繼續看下去…

不幸的是,

大部分人不但不會理財,

更沒有李嘉誠所說的智慧。

更慘的是,連網路媒體上一堆專家

針對年終獎金如何運用的建議,

在我看來也是沒智慧的噪音。

不信大家到網路搜尋看看,

那些專家不是叫人用幾個紅包袋來管理獎金,

就是要人去投資某某類基金,

或是出國去玩,慰勞辛苦一年的自己。

我們不妨就從這些專家的建議裡,

根據你選擇如何花掉年終獎金,

來玩個預測你 10 年後

會變窮人或有錢人的理財商數測驗:

第一是用幾個紅包袋來管理,

分別拿去存錢、投資和消費,

我們稱這種方式為 A 方案。

第二是拿去投資,

期待可以錢滾錢,

我們稱他為 B 方案。

第三是慰勞自己

買包買衣服或出國去玩,

我們稱為 C 方案。

接下來,你可以靜下心想個幾秒,

然後選定一個方案。

如果你選的是 A 方案,

那麼,我可以預測出你 10 年後,

還是和現在一樣是個小資或上班族,

即使不會變更窮

(但如遇金融風暴或人生大事故就很難說),

但也不會變有錢人。

如果你選的是 B 方案,

那麼,我可以大膽告訴你,

你 10 年後應該是個比現在還窮的人。

如果你選的是 C 方案,

10 年後,你不但是窮人,

而且還會有不少負債。

為什麼花年終的方式,

能夠這樣預測?

原因很簡單,

選 A 的人,

所用的資金切割使用策略,

你只不過把年終獎金分散花完而己。

即使一部分是拿去存款或投資,

但金額實在太小,而且一年才一次,

除非你的年終獎有百千萬以上,

否則根本只算是 90 頭牛的一毛,

或是點了一滴眼藥水到大海裡,

充其量只是讓你花得安心,

以為自己有智慧。

說難聽點,搞不好你這筆獎金,

不出半年就因為太多臨時計劃花光光了,

還談什麼理財?

選 B 的人,

就是李嘉誠說的,

原因我在文章開頭就說過了,

麻煩自己用滑鼠往上點再看一次。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

你根本不懂理財專業知識,

加上你如果把錢交給理專或什麼專家,

賠錢的機率會更高。

選 C 的人,

原因應該不用我說了吧!

凡是看懂這文章的人,

都可以寫出十幾頁 A4 紙的原因。

大腦的習慣,

讓人不會理財!

事實上,你在這個當下的選擇,

只是反映你目前的理財商數而己。

真正最可怕而且影響力最大的,

還是我們大腦裡的慣性機制。

用白話說,

就是我們都有無意識行為

和矇眼做決策的不良習性。

如果你不只今年,

而且是明年後年,

連續 5 到 6 年的歲末,

都用這個習性來處理你的年終獎金,

這些連續性的行為和決策,

就會形成一個軌跡。

這個軌跡後面有個推力或驅力,

押著你繼續往慣性的方向前進。

很抱歉,這個推力或驅力,

就是來自你的沒有智慧。

因此,你的理財軌跡位移,

就像你開一輛車在高速公路,

循著馬路標線方向前進。

如果沒有大卡車來撞你,

或是你突然被外星人綁架後有了智慧,

發現自己的導航要重新定,

否則,你未來 10 年甚至一生的軌跡,

車子會開到哪裡,

10 年後你會站在那裡,

當然是可以被推演出來的。

到底該怎麼花年終獎金?

文章寫到這裡,

一定有不少朋友開始想吐嘈我,

說我即然會否定那些專家的建議,

那麼,我自己是如何安排年終獎金?

如何規劃出理財軌跡呢?

答案很簡單,

其實不只是年終獎金,

你想要做出有智慧的理財規劃,

是要從你的每筆收入和支出,

來做 5 到 10 年的計劃,

而不是只到歲末才來想如何花錢或投資。

也就是說,理財這門學問,

不是以某筆收入,

如年終獎金或中樂透或單一事件來當切入點下手的。

你該關心的,

不是今年這筆年終獎如何花用,

而是 10 年後你想擁有多少資產?

你想站在什麼地方?

過什麼樣的生活?

10 年後,你會站在自己的辦公大樓

或地段不錯的自宅裡?

或是站在路口舉牌?

還是躺在車站角落或高架橋下的紙箱裡?

老實說,所謂的理財智慧不難懂,

也不用靠外星人綁架。

大部分人之所以沒有理財智慧,

欠缺的是時間參數和風險管理。

如果今年有一筆年終獎金,

這筆錢要如何運用,

首先要參照的是你的年紀才對。

20歲到40歲的理財策略

以我自己來說,

從 20 歲到 30 歲間的理財策略,

我只專注在於一件事,那就是債務。

30 歲前,

我如果有任何收入,

包括績效獎金或年終獎金,

或是發票中了 1,000 元,

我都會先拿去還債。

老天保佑,

我記得在 25 歲左右,

我就還清了債務。

26 歲開始,

我接著進行人生理財計劃中的

第二個目標,

那就是:買保險。

沒錯,30 歲前如果債務還清了,

你要想到的,

是你 50 歲後

「水桶收入」減少的人生,

以及這幾十年間可能出現的風險。

我 20 幾歲買的壽險和醫療險,

不管是 10 年期或 20 年期,

到現在都已繳清,

我不但有了終身醫療險,

還有好幾張儲蓄險。

幾年前我生了一場大病,

還好年輕時有買不少醫療險,

收到了不少理賠金,

不至於瞬間變成窮人。

保險買了,

接下來有多出的收入,

就要用來投資自己,

而不是急著去買股票基金,

亂投資一通。

所謂的投資自己,

除了買書在家閉關研修,

還可以去上許多課程,

再來就是要花點學費,

去搞懂資本市場如何運作。

接著,才是把多出來的收入當成錢母。

隨著年紀增長,

到了 40 歲,

再來穩健投資,

用錢母去滾出資產。

這就是李嘉誠說的,

即使現在的你只有小錢,

但只要有智慧,遲早小錢也會滾出大錢的道理。

因此,歲末領到的年終獎金,

不是用幾個紅包袋花掉,

也不是急著亂投資,

更不是拿去吃喝玩樂揮霍。

而是要看你現在幾歲?

你的負債和資產是什麼狀況?

如果你才 20 幾歲,

有學貸或信用卡債,

當然年終獎金都要先還債,

一毛錢也不能亂花。

如果你沒有債務,

就一定要先買保險。

人生不趁年輕買好保險,

等你老了,

你能保證你一定不會遇到重大事故或疾病,

或是遇到金融風暴,

讓你的財富變成歸零膏?

當然了,

如果你沒有債務,保險也買了,

現在是 30 幾歳,

你的年終獎金就可以拿來投資自己,

讓自己多幾樣專業技能,

這也是降低人生風險係數的有智慧決策。

李嘉誠說的智慧,

說穿了就是格局夠高的縝密規劃。

如果你才 20 幾歳,就照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