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如何開始與如何結束,
是第一印象與最後印象。
人們總會花很多時間準備與策劃,
如何給別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卻很少考慮到「最後印象」。
而離職就是這個「最後印象」。
離職意味著不再受公司規章制度的約束,
不再與原同事有人情和利益往來。
而這個時候,如何做事,
如何處理與上司同事的關係,
是拍拍屁股瀟灑走人,
還是堅守原則敬業到底,
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格局。
而曾經的同事、老闆的態度和做法,
也讓你洞見他們的人品和格局。
繼續看下去…
看清公司格局 從離開開始
說個我自己的故事吧。
在一家快速發展的數位行銷公司,
工作兩年多後,漸漸意識到,
無法做得更多,施展更好能力,
在提出辭職後,總裁找我談了兩次,
真心挽留,說的一句話我至今還記得,
「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人資總監」。
心裡確實很感動,如果還在這家公司,
收入是不錯,再過一年可能還有點股票,
但當時已經考慮很清楚,
自己想做點事情,能夠不虛此生。
離職的事情一直拖到四個多月後,
在這期間,我整理自己的手頭工作,
重要的事情加緊完成,
已經完成的事情逐項梳理所有的細節,
形成文檔,交接給相關的人員。
不當同事 就不把你當一回事
六月提的辭呈,到了九月初,
自從有同事知道我辭職那一刻起,
就開始上演一些狗血的劇情。
九月中旬,公司新搬辦公室,
我原來獨立的辦公室沒有啦,
被安排到與幾個助理、專員一起的大辦公間,
座位是靠近門的,雖然心理很不舒服,
但想自己已經提出辭職,無所謂了,
有一個地方能整理過往的工作也可以。
按照公司的傳統,公司會請離職員工吃飯,
主管有天跟我說,擔心我的離職會引起波動,
請我吃飯的事等我離開公司後再定時間。
這意思誰都明白,不請吃飯啦,
我想這也沒什麼,金九銀十嘛,我理解。
昔日好同事 這下翻臉不認人
私下我和一些同事的關係都不錯,
其中一些同事的變臉速度令我想不到,
一度讓我懷疑是不是我做人有問題。
一位同事對我交接文檔幾番挑剔,
明明書面和打包電子文件檔中都有,
他偏偏說沒看到,發郵件指責我,
並抄送給我的上司,
我回覆郵件標明文檔的第幾頁,
和電子文檔的什麼文件夾什麼文件。
其中一位小助理的做法更讓我心寒,
我給她加了兩次薪,提升了一次職位,
離職結算時說我有幾天沒出勤,不結算。
我直接告訴他,這是我和老闆協商好的,
有問題你去問老闆。
說實話,那時我拿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忍耐,
心裡想著,這是最後一刻了,
反正這輩子也不會再回這個公司。
心態狹窄的公司
格局也不會大到哪裡去
虧待前員工,只會更顯沒風度
大家都希望離職時可以善始善終,
但也有時,當你努力想給前任東家,
留下一個華麗的背影時,
曾經的同事卻完全不和你在同個頻率上,
水準十分欠佳,甚至令人心寒。
正規的公司,對員工離去和新人的到來,
都應當習以為常,會尊重員工的選擇。
辭職時,要做到善始善終,留有餘地。
離職時一定要好好交接、平穩過度,
這是一種氣度,一定程度上,
也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和職業素養。
對曾經的同事不要人走茶涼,
更不要用不正當手段陷害別人,
搞不好以後也有其它的合作機會,
甚至會再次成為同事;
公司也要感謝員工的付出,
不要虧待前員工。
公司的態度和做法,
透露的不止是管理層寬厚與否,
還有一家公司的格局大小。
一句「祝你前途遠大」,
不但盡顯氣度,
還會讓員工心生暖意。
世界很小,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翻轉人生 不需要任何技能
只要你擅長解決問題、會用千方百計達到目標
好奇心重、責任感強是你的個人招牌
來這裡全程免費,給你專業訓練與實作機會
60天,你也能成為專業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