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自信的人應該有以下特質:
從容淡雅,不驕傲不煩躁,不自卑,不自負,想養成自信的人格,
你必須要拋棄這 9 種性格!
一個自信的人立於人群不吵鬧,走出人群不孤獨;
不在深夜裡後悔,不在清晨中祈禱。
一個自信的人必然是一個強大的人。
今天來談談 看不見卻能毀掉一個人的壞習慣。
比如總是在交流中不敢談論自己,或是習慣在深夜裡不眠不休地啃噬自己的傷口,這些都會使得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安和悲觀。
1 .時刻焦慮自己的不完美
你想讓所有的人感到滿意,於是你用千萬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而後戰戰兢兢地努力回應。
長時間的自卑和不斷地焦慮讓你對任何事情都難以感到滿意,從而漸漸地導致個人完美主義。
總有人期望你足夠有能力,但又不希望你成功;期望你足夠努力,但又不希望你取得好成績;
期望你狠狠地失敗,如此便是他們的成功。
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這便是缺陷存在的意義。
緩解方法:
每當你開始不由自主地自我批評時,試著去分析你到底是因為辜負了誰的期望而感到愧疚,反思自己為什麼要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中。
在學會和別人相處之前要先學會和自己相處,執行一項自我接納程度的每日記錄,
每天寫出自我成就,並且一遍一遍大聲地讀出來。
2 .與他人比較
我們最大的敵人從來都是自己。
生而為人,我們常常忘記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會經常拿自己最差的一面與別人最好的一面比較。
前有高山,長歎不可攀,守在山腳之下,抬頭看一眼就又多一次失敗,習以為常後不攀也不歎,我不如人,本就如此。
上有高山,勤勞不敢歇,當你千辛萬苦登上山頂時等待你的不是一覽眾山小的無限風光,而是浩渺的疊嶂層巒,遮天蔽日,前仍有高山。
正確的做法:
真正的高貴是優於昨日的自己,只與過去的自己比較。
在和他人的相處中,不再殫精竭慮的把別人當做假想敵,
學習他們的長處,從中獲得啟發而不是挫敗感。
3 .在交談中貶低自我
自我貶低是某些人為了獲得更多的讚譽的方式之一,也是弱者為可能犯下的錯誤而提前找好的臺階。
我們總是更喜歡人類先天的優秀特徵,例如長得漂亮,聰明,有天賦。
我們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也總是不夠聰明,沒有天賦,天生如此。
生而伴我的劣勢使我們面對失敗心安理得。
生而為人,無人完美,努力和勤奮能改善的弱點都不能成為你用來搪塞失敗的理由。
如何改善:
其他人也樂得與大方的你相處。
4 .鼠目寸光
當你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不能逃避的困難時,你只能終日碌碌無為,悔不當初。
“我以為下一次是永遠的機會,在我行將就木時,我知道那是下一世了。”
阻止你前行的,除了崎嶇不平,佈滿荊棘的路,
還有你那被恐懼嚇得無法抬起的腳。
為了避免失敗,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如何改變:
沒有不幸的遭遇,只有珍貴的經歷。
失敗是你調整方向的契機而不是你放棄目標的藉口。
5 .只相信自己
自信是什麼?是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什麼?相信自己的能力、眼光、判斷……。
那只相信自己呢?那是缺乏安全感。
個人強烈的不安感會導致無法相信他人,從而不讓別人插手、並試圖去控制所有的事情。
一個無法信任他人的人,一邊不被大家所理解的忙碌著,一邊又沉溺於偉大的個人感動當中。
如何改變:
把手頭的工作分派給他人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學會相信自己的眼光、判斷。
第一步就是要逐漸放鬆對身邊人的控制,把自己從對全世界負責的勞累角色中解脫出來。
6 .對未來感到焦慮
正因為未來無法預測,所以生活充滿可能。
對未來可能潛在風險的過度憂慮,耗盡了我們的精力,踐踏了我們的信心。
緩解方法:
但憂慮不能改變任何事情,我們只能保證在拿到未來發的那張牌時,不論大小,盡力一搏。
7 .尋求他人的贊同
鼓掌所能帶來的響聲,巴掌也能帶來。
在我們一個人獨處還很孤獨的時候,我們總是盡力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掌聲,避免哪怕一絲一毫的批評。
掌聲易讓人上癮,但人群終會散去,四周驟然安靜,唯有自摑其面,掌聲響亮不停。
真正自信的人能在掌聲中思考,獨處時歡樂,責難中成長。
如何改變:
真正自信的人也能夠不隨波追流,或在激流中勇進。
8 .在無價值的娛樂活動上
消耗大量時間
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購物和熬夜追劇,漸漸地落後了時間那麼多。
但時間不會丟下任何一個人,所以它會像牽著奴隸一樣一直牽著我們,從此以往,對生存所需的選擇成了我們最大限度的自由。
正確做法:
只有學會掌控時間才會有最大程度的自由,
把對虛度時光的無奈、無力轉變為能夠改變生活的能量。
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學習、產生靈感、不斷創造,回到生活的正軌上,自信來源於強大的自律。
9 .過度關注曾經的失敗
就在剛剛,我想好了千萬種美妙地度過昨天的方式,每一種都比過去的昨天好。
很多時候我們寧可跪下祈求時光逆流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
如果能重來,我們都想著這次肯定不會失敗。
但如果能重來,你也就沒有了明天和未來,因為你的每一天都活在修補過去的瑕疵裡。
還好一切都不能重來,而你還有眼下的今天和未知的將來。
如何緩解:
像接受昨日一樣接受失敗,更多的著眼於今日的自己。
也要明白很少會有人能記起昨天媽媽穿的什麼衣服,就像很少會有人記得你。
所以,不必擔心過去犯下的錯,對自己多些寬容和理解。
(圖/Shutterstock)